注册能源管理师查询

关于举办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培训暨第5-8期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培训的通知

发布者:正向国际

时间:2023-02-17

浏览量:0

各用能单位、节能低碳咨询服务(认证)机构、节能与碳排放监督管理及节能监察机构: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着力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突出问题、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项复杂、系统的创新工程,需要广大用能单位、节能低碳咨询服务(认证)机构、节能与碳排放监督管理部门、节能监察机构等单位通力合作,着力构建适应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新型人才体系,为提高能效、减碳降本、提质增效,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奠定坚实的专业人才基础。同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和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干部教育培训体系重要内容,增强各级领导干部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本领,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

为培养能源与碳排放管理专业人才,促进用能单位加强能源与碳排放管理、节能降碳、降本增效,促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力量,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能源管理培训与评价项目办公室将举办能源与碳排放管理培训暨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中级)培训班(线上线下同步),培训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目标

以理解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系统性、通用性、基础性知识为核心,厘清基本逻辑和工作思路,掌握工作技能与方法,解决工作中的个性、特性问题,为社会培养能源管理与碳排放管理专业人才。

二、培训内容

(一)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职业素养。

(二)碳达峰碳中和与节能工作的形势任务、政策措施。包括:碳中和与碳排放管理基本理论,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共识与行动,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与节能工作部署,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实现碳中和的路径机制、重点领域、政策措施与关键技术,碳中和、碳排放管理与节能、能源管理的关系等。

(三)节能与碳排放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包括:节能与碳排放管理体制机制,用能单位与重点排放单位义务权利,节能与碳排放管理工作制度,节能与碳排放监督管理及节能监察内容、方法等。

(四)节能与碳排放管理工作标准与标准化。包括:标准与标准化基础知识,我国节能与碳排放管理标准体系,能效、能源计量等国家强制性标准与合理用能国家推荐性标准等重点节能与能源管理标准解读等。

(五)节能监督管理制度。包括国家节能基本制度、节能监督管理体制,能耗“双控”制度、产品能耗限额制度、高耗能落后设备淘汰制度、节能审查制度、能源计量统计分析制度、能源效率标识制度,重点用单位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制度、能源管理负责人制度等。

(六)碳排放与碳交易管理工作制度。包括碳排放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制度,碳排放配额分配与清缴工作制度,碳排放配额登记、交易与结算规则,碳排放配额清缴抵销制度及实施流程,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开发、交易等工作机制等。

(七)能源管理基础工作内容与方法。包括能源与能量、热工与电工、燃料与燃烧等能源管理基础知识,能源管理职责、节能规划计划、能源采购、能源会计、用能设备管理及经济运行控制、能源计量、能源统计分析、节能目标责任制、节能措施方案制定实施、节能教育培训等基础工作。

(八)能源管理机制方法。包括节能评估审查、能源利用检测(监测)、能源审计、能量平衡、清洁生产审核、能效对标、节能标准化、合同能源管理、能源管控中心、电力需求侧管理等。

(九)节能低碳技术基础知识与通用节能低碳技术。包括:供配电、电动机、照明、供热、锅炉窑炉、压缩空气、电加热、电化学等通用节能技术,太阳能、地热能、氢能、空气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技术和储能、固碳技术应用等。

(十)碳市场与碳交易。包括:国内外碳市场发展,碳市场理论基础,碳市场构成要素,碳排放权的确认,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与碳信用交易市场及其交易规则,碳金融市场,碳交易成本分析,碳排放配额与CCER交易策略等。

(十一)能源管理体系标准GB/T 23331-2020及建立运行要点。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内涵、核心思想、条款解读及节能遵法贯标机制、能源利用控制机制、节能技术进步机制、节能文化促进机制核心要义等。

(十二)碳资产管理体系。包括:碳资产管理的目的、定位与管理模式,碳资产管理的内容及其数据管理、配额管理、CCER管理、节能减排管理、交易管理等,碳资产管理体系建设基本思路、工作原则及其碳资产管理体制机制、方式方法与标准规范等。

三、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申报条件

申请中级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资质证书者,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

研究生以上学历,从事能源管理与节能低碳相关工作满三年;本科学历,从事能源管理与节能低碳相关工作满四年;大专学历,从事能源管理与节能低碳相关工作满五年;从事能源管理与节能低碳相关工作满七年。

参加培训且考试合格,通过评价认定的申请人员,中职协予以颁发“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证书” 并在其官方网站(www.china-capm.org.cn)公布有关信息。

暂未满足上述条件的人员,可根据中职协《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资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中职协〔2021〕15号)要求申请初级能源管理职业经理人资质证书。

四、师资教材

(一)师资力量。师资团队以全国知名节能法律法规政策专家和具有丰厚理论功底与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能源管理与节能管理专家为主体,包括能源管理体系国家标准主要起草人、政府节能监督管理和节能监察资深专家、中国和国际最佳节能实践企业能源管理专家、节能技术实践资深专家、碳排放核算核查业务专家等。

(二)学习教材。由培训教研团队和授课讲师根据培训宗旨和内容精心制作培训课件。

(三)教学视频。为参培人员自学(预习、复习)提供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网络教学视频。

五、学习方式

可选择线下培训或线上培训。

1.线下培训。分为在线视频自学和线下集中培训两个环节,线下集中培训人数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控制名额。

2.线上培训。分为在线视频自学和线上直播培训两个环节。

线上直播培训与线下课堂同步进行。

(一)自学

1. 在线课程学习。报名交费后,发放学习资料,注册移动端、PC端在线学习账号,学员结合学习资料和能源与碳排放管理网络教学视频学习培训课程。

2. 提交问题观点。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问题、认知和观点等,可在每一讲内容的评论区留言。

3. 辅导答疑互动。根据学员学习进度和提交问题、认知、观点等情况,组织安排网上直播,或图文推送、微信群交流、视频会议、视(音)频录制等方式为学员辅导课程重点内容、